Hi. 我是言言
一位語言治療師

01.
期待與你分享語言發展、親子溝通,還有更多情緒表達技巧
只要方法對了! 每個家庭都可以打造屬於自己「好好說話」的日常!
02.
專業服務
我擁有「語言治療師執照」與「美國正向教養家長講師國際認證」資格。
我熱愛閱讀與體驗生活,相信愛與被愛,是所有語言與溝通的起點。
擅長透過語言治療與親子互動,引導孩子勇感表達、安心溝通。
在各式講座中,陪伴家庭打造充滿理解與連結的語言日常。
歡迎各界機構邀約,共同打造為孩子更具支持的語言環境!
🧠語言治療與評估
服務對象:
嬰幼兒與學齡前兒童、成人語言治療
服務內容:
・語言及言語發展評估與治療
・構音、詞彙、語句、理解與表達訓練
・溝通能力與表達力提升
・繪本敘事訓練
🎤 教師/家長講座
合作單位:托嬰中心、幼兒園、圖書館、 親子館、個人講座
主題內容:
・語言發展與兒童口語誘發策略
・正向教養講座
・情緒引導
・親子溝通
・親子共讀團體活動
・親子語言互動團體遊戲
🏫 校園合作觀察
服務對象:幼兒園教師與特教支持系統
合作單位:桃園市特殊教育專業團隊
服務內容:入班觀察與語言發展諮詢
🤝 業務合作
合作單位:親子品牌、繪本出版社、兒童用品廠商等
服務內容:
・專業觀點文案撰寫(以語言治療師身分)
・親子教養相關好物推薦與團購合作
・品牌共創內容行銷
講座、業務邀約 👉










我相信,每個孩子都有能力表達自己,
只要我們願意放慢腳步,用心傾聽。
用愛與理解陪伴孩子語言發展,讓溝通成為連結的力量。
我也希望支持每一位照顧者,
在育兒路上多一份信心,少一點焦慮。
只要我們願意放慢腳步,用心傾聽。
用愛與理解陪伴孩子語言發展,讓溝通成為連結的力量。
我也希望支持每一位照顧者,
在育兒路上多一份信心,少一點焦慮。
Yan Yan
語言治療師
🍼 0~6個月:吸吮-吞嚥模式 吞嚥動作依賴舌頭的「退縮-伸展」節奏,一吸一吞,從奶嘴或乳房中取得營養。 嘴唇尚未能穩定閉合,常常會看到液體從嘴角流出。 🥄 6~9個月:開始喝水、嘗試副食品 寶寶可以開始不用吸吮就能吞嚥,甚至出現...
「鴨嘴杯不是更適合學喝水嗎?」 很多家長以為:✔ 鴨嘴杯不容易灑✔ 小孩容易上手✔ 是奶瓶與水杯的過渡🔍 但語言治療師要提醒你:它其實是最不推薦的喝水工具之一! 📛 鴨嘴杯對孩子口腔的影響❌舌頭一直在「後縮吸吮」模式❌唇部沒機會訓練「抿、收縮」動作...
前門牙萌出完成: 多數孩子在 18~24個月前門牙會萌出完全,才能有工具去「咬斷」。 下顎穩定度提高: 咬的時候需要下巴穩住,否則會「咬不準」或咬不斷。這通常也是2歲後逐漸成熟。 舌頭的前後與分化控制進步:...
在語言發展的黃金期,選對繪本,就像為孩子開啟一扇「說話的窗」! 以下10本,是我特別為0-2歲寶寶挑選的「互動感強」「語言刺激多」「感官參與高」的入門繪本 《POKE-A-DOT 系列》 【動手戳戳】搭配數數、認知、動作配對,聲音回饋刺激孩子的注意力與共同注意力。...
生活中練習語言的秘密! 你是否曾因孩子在餐桌上打翻了牛奶而感到沮喪? 又或者,孩子在外出時不小心撞倒了小推車? 其實,這些看似「小麻煩」的時刻, 正是孩子學習語言和溝通的機會! 當孩子不小心打翻桌上的果汁...
幫助他穩定情緒! 孩子生氣不是壞事,但我們可以這樣幫助他! 有時候,孩子在嘗試新事物時, 發現自己「做不到」, 內心的無力感轉化為憤怒,甚至對自己生氣。 這時候,家長若直接幫他完成, 反而可能讓他更生氣挫折,覺得「我真的很沒用!」...
👶🏻 適用年齡:1.5歲~3歲 語言治療師最常聽到家長焦急地說: 「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不能打人了,他還是一直打!」 「打了媽媽、打了同學,老師也很頭痛!」 🔍其實這個年齡的孩子,出手打人常常不是「故意搗蛋」,...
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:當孩子不小心打翻水杯、說了不該說的話、做錯了事,我們會忍不住皺眉、責備、嘆氣…… 不是因為不愛他,而是因為我們希望他做得更好。但其實孩子最需要的學習時刻,就藏在他犯錯的當下。 ❗為什麼孩子會怕犯錯?...
語言治療師教你誘發口語的做法 回想一下...當孩子伸手指向水杯,你是否已經立刻遞上?當孩子望著餅乾盒,你是不是早早幫他打開了? 如果是的話,你可能無意間錯失了一個引導孩子開口的好機會! -為什麼等孩子開口這麼重要?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