👶【你越罵,孩子越不改?】

「懲罰」對孩子的影響

在孩子行為失控、違反規範時,

許多家長會用「懲罰」來制止,

例如:罵人、罰站、沒收玩具。

但你是否發現:
❓行為過沒多久又回來了?
❓你說一百次,他還是照做?
❓孩子變得更倔強、更不願聽你說話?

🔍發展心理的角度來看,懲罰雖能壓抑行為,

但無法教會孩子「該怎麼做」。

而當孩子內在缺乏「改變行為的動機」時,

問題自然反覆出現。

🌱那我們該怎麼做?

改變從「態度」開始,而非「情緒反應」:
✔️用尊重的語氣,清楚表達界線
✔️不放任、不妥協,但也不羞辱、不吼叫
✔️讓孩子明白:「這樣做,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」

✅當孩子發現不當行為不再有效時,

他們才會開始嘗試用新的方式與你互動。
這就是內在動機的萌芽——

來自於清楚的界線與一致的回應。

不如堅定地告訴孩子:「我看到你現在很生氣,但我不能讓你打人。

如果你想要玩具,我可以教你怎麼開口請求。」

這樣的語言,同時在教孩子情緒調節、社交技巧與解決問題的方法,

也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與尊重。

💬身為語言治療師,我認為:
語言,不只是說話的工具,更是情緒與關係的橋樑。
讓我們用尊重與堅定,

陪孩子一起成長,而不是用懲罰拉開距離。

/

💙親職講座/兒童語言/語言治療/在職研習

企業培訓課程/正向語言

演講合作,工作邀約,可以直接私訊粉專

或是來信:t88673376@gmail.com 言言老師💙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